学校主页| 科研创新服务平台
最新研究

最新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最新研究 > 正文

马鸿佳

制造企业平台化转型如何打破“数据孤岛”?——基于人—数交互理论的混合方法研究

日期:2024-04-30 点击数: 来源:

管理世界2024年第4期


作者简介

马鸿佳,吉林大学商学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创新创业与数字化转型。

 

 

文章概要

制造企业平台化转型对推动我国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然而,大多数制造企业在平台化转型中面临着“数据孤岛”的挑战,即数据间缺乏关联性,数据库彼此无法兼容,导致决策受限和协作困难。现有研究和实践指出,人-数交互有助于企业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并激活数据价值,从而提升组织的数字敏捷性来推动平台化转型。但大多数制造企业不清楚如何进行人-数交互,及其如何影响平台化转型。为此,探索人-数交互如何提升数字敏捷性进而影响制造企业平台化转型成为一项实践和理论议题。

本文基于495家制造企业数据,采用混合方法探究数字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的交互作用对平台化转型的影响。首先,通过层次回归分析法发现(理论模型见图1):数字技术人力资源、数字管理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均显著正向影响平台化转型;数字敏捷性显著正向影响平台化转型,并在数据资源和数字人力资源与平台化转型的关系中具有中介效应;数字技术人力资源和数字管理人力资源分别与数据资源在影响数字敏捷性上存在交互效应。数据驱动型文化对数字敏捷性和平台化转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其次,通过fsQCA分析法发现(理论模型见图2和图3):高数字敏捷性需要数字技术人力资源、数字管理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的共同作用。高平台化转型的组态路径共有两条,一条为“变革-风险承担型”,即风险承担能力发挥核心作用,变革能力发挥补充作用;另一条为“变革-文化驱动型”,即变革能力和数据驱动型文化均发挥核心作用。

 

图1.理论模型

 

图2.数字敏捷性的前因组态模型

 

图3.平台化转型的前因组态模型

 

本文边际贡献体现在:1.开拓了人-数交互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本文基于管理学研究背景从组织层面提出了人-数交互的五大基本构成要素,并结合本文研究背景从五大要素入手剖析研究问题,为人-数交互理论在管理学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2.丰富和拓展了人-数交互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情境。本文关注到了数字人力资源和数据资源在平台化转型中的价值,并以平台化转型为研究背景,丰富了人-数交互理论在平台化转型这一特定情境下的作用方式。3.启发了人-数交互理论在线性相关关系视角和组态视角下的探索。本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为人-数交互理论在线性相关关系视角和组态视角下的探索提供了参考,响应了学术界关于使用多种方法研究科学问题的呼吁。

主要政策建议为:1.要提升数据资源和数字人力资源的水平。企业应大力培养数字人力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获取和利用数据资源中蕴藏的丰富价值。2.要发挥数字人力资源与数据资源的交互作用,帮助企业打破“数据孤岛”。数字技术人力资源对数据资源进行操纵和分析帮助企业打破物理性“数据孤岛”,数字管理人力资源根据企业所处内外部情境解读数据价值帮助企业打破逻辑性“数据孤岛”。3.要通过打破“数据孤岛”提升数字敏捷性,从而推动平台化转型。打破“数据孤岛”获取更丰富的信息,有助于企业率先发现数字机会并抵抗数字威胁,从而加快平台化转型。

未来可以进行3个方面的深入拓展:1.人-数交互这一新兴研究领域不仅局限于平台化转型背景下,未来研究可以探讨诸如阿里巴巴等天生数字化企业的人与数据交互的现象。2.关于人-数交互的前置后置影响因素还有很多,如数字动态能力、数字领导力、商业模式创新等,未来可依据其他理论视角进一步探索。3.未来研究可以考虑采取具有时间跨度的纵向追踪方法深入探讨人-数交互在平台化转型中的作用机制,并在有必要时通过多工具和多方法对变量进行更精准的测量和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