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霖霖:胸怀白衣理想 肩扛青年担当
刘霖霖,女,汉族,中共党员,吉林长春人。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放射医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吉林大学2019年度十佳大学生。现已保送至同济大学继续深造。
大学时光,厚积薄发;心怀理想,精益求精。2020年是她在漫漫医学路上跋涉的第五年:国家奖学金励学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学生、白求恩医学部十佳大学生、公共卫生学院“青春·榜样”十佳大学生、创新就业指导部部长、团支部书记、两篇第一作者发表的学术论文、保研推免至同济大学……一点一滴的努力,汇成了她四年中一步步实现梦想的足迹。“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一直是她的信念。她有兼济天下、学以致用的医者仁心,她深谙孜孜以求、淡泊明志的科研精髓。谈起过往,刘霖霖总是谦逊而又云淡风轻,她带着骨子里的从容与倔强,向期许中的未来迈进。
“医”鼓作气 精勤不倦
“生命因融入浩荡历史而永不凋谢,个人因投身伟大事业而被永远铭记。”
在她心里,医学便是这样一份值得毕生追寻的伟大事业。“我想成为一名医生”这个梦想自2003年非典时期在她心中埋下种子,六岁的她向往着有朝一日能救死扶伤。2015年,十八岁的她在电脑前坐了好久,把所有的志愿都报成了医学,那时候,她在想,成为一名医生,是一生中最光荣的事情。
刘霖霖参加UBC暑期项目
如《大医精诚》所言:“医学至精至微之事,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在求“精”求“博”的路上,刘霖霖一直在努力,她认为提升能力的关键是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设定目标。
“目标是灯塔指引前行的路,有了方向再谈努力。”
她总结出特有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由“学会”走向“会学”,平均成绩从89.50到93.81,62门课程满绩点,最终以3.904的绩点取得推免资格。问到学习秘诀,她说:“我觉得医学知识是理解加背诵,医学要背和掌握的东西蛮多的,我们修的学分也很高。所以理解知识是比较关键的,部分同学是‘先背诵后理解’型,有些同学则是理解后自然的背诵记忆,相对来说后者更省力。但是不能否认,医学知识需要温故而知新。”
刘霖霖参加UBC暑期项目
医学需要扎实的基础,更需要充分的实践。刘霖霖认为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方能知行合一。她说道:
“实践阶段,首先要保持信心和勇气。大一时害怕动物实验的我,在大二参加了生物技能竞赛,主要负责蛙心灌流的项目。起初很不适应,一度不能克服心理障碍,但我坚信自己可以,经过努力后,在比赛中我取得了全院第1名。同理推论,发现困难、克服困难、战胜苦难,这是我们在实践中应该有的心理预期。第二件事是不要放弃课本知识。学医五年辛辛苦苦背的知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第三件事是学会将困难分类。”
刘霖霖参加白求恩十佳大学生事迹宣讲
在她看来,“学习是医学生最应该做好的事”,她连续3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学标兵,连续2年荣获白求恩奖学金,获得白求恩医学部 “十佳大学生”、公共卫生学院“青春·榜样”十佳大学生等20项奖项,在这些荣誉背后,是厚达1米的笔记,是重达60千克的教材,是早上6点钟背诵的英语单词本,是晚上10点钟沉浸书香的自习室,更是一个爱美小姑娘,熬过的几百个深夜;是想拼命的把东西记在脑子里、才能安心的治病救人的初心。
“医”丝不苟 砥志科研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是刘霖霖的座右铭,她坚信良好的科学素养,是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重要品质。
大二时,刘霖霖参加了放射生物学系主任金顺子老师的开放性创新实验项目,同年暑期,与同学组队报名参加“吉林省生物技能竞赛”,进行了1个月的集训。回忆起当初的场景,她到现在都觉得有些疲惫,一边是内外妇儿的专业课,白天排满16课时,一边是紧锣密鼓的技能培训,每天至少保证4小时,再加上考试的课业压力,每晚都要完成自己计划表格上的复习任务,几乎连着两周时间都无暇吃午饭,只为抢出中午的1小时能多练习一下。苦心人天不负,凭借着充足的准备,她的队伍在全院20支队伍中脱颖而出,以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校级一等奖,并代表学校参赛,获得了“精科杯”生物技能竞赛省级二等奖。竞赛项目的成功让还是科学“萌新”的她信心倍增,激发了她澎湃的科研热情。
凭借着这份热情和执着,刘霖霖还作为负责人参加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组织开题“电离辐射对肺癌细胞EMT转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从开题到结题的三次答辩会,均被评为“国家级项目”。此外,她还在《中国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以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了中文核心期刊1篇。
刘霖霖参加UBC暑期项目合影
大二学年,刘霖霖参加了UBC(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暑期项目,有的课程是以PBL(问题驱动教学法)的方式展开,在大课上则会探讨一些病例个案。这种授课方式激发了刘霖霖对于影像的热情。在医院实习的过程中接触到一些特殊病例之后,在学长的指导下她回顾性统计了医院以往的有详尽记录的个案,再结合国际上已发表的类似个案再进行统计分析,最终于《world neurosurgery》发表SCI论文1篇,影响因子1.724。
考虑到临床上应用统计学的广泛与实用性,她参与了META分析学习班,结合本科所学的统计知识,掌握SPSS,Endnote,Review Manager,GRADEprofiler等多种软件应用,并学以致用地将知识应用于科研中,2019年以第二作者发表SCI论文,影响因子1.859。
刘霖霖(左四)参加UBC暑期项目
之所以在竞赛科研上有所斩获,刘霖霖表示,主要是要具备抓住机遇、把控机遇的能力。要注重查看校内通知等信息平台,多尝试、多询问。同时,尤为重要的是放平心态,切忌失去平常心。
“让我们真正受益的往往不是结果本身,而是在这段时间,提升个人能力的过程。再回首我们发现,我们收获了坚韧的品格,燃起勇气和信心,掌握了知识,开拓了眼界,收获了认可,这比结果更重要。”
刘霖霖参加UBC暑期项目
她深知,只要努力,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个问题,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创造自己不平凡的故事。
“医”心向党 志存高远
在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进程中,只有坚定的信仰才能使人们在困境中不放弃希望,始终保持对美好与高尚的不懈追求。“志存高远,热爱祖国”是她的信念。
刘霖霖与同学们的合影
作为2015级放射一班的团支书,刘霖霖积极带动班级建设,策划班级团日活动20余场,班级四年来累计获奖学金人次和金额稳居全年级第一,荣获学院“优秀班级”称号;作为创新就业部部长,她举办讲座活动12场,涉及放射、统计、信息、开放性创新实验等多项内容,累计参与人数近1500人次,获得了校优秀学生干部、校优秀团干部等称号。
“我认为责任心是作为一个医生最起码的品格。当其他人将任务交给我,是对我能力的认可,对我品格的信任。选择了这个岗位就不能辜负这份信任。就如同给患者看病一样,品格和能力缺一不可。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或者担任学生会的部长,教会我承担责任。”
谈到担当,刘霖霖显得十分坚定。
刘霖霖(前排左二)参加学生会活动
在任职学生红十字会部长、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期间,刘霖霖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500小时,带领的“助力康复团队”获得优秀团队校级二等奖。“我的专业与肿瘤患者这个群体紧密相连,而这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医者仁心,医院实习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所听,痛苦与新生、欢笑与泪水,坚定了她从医的决心,也坚定了她投身志愿服务“只想帮助更多人”的初心。她说,善良是一种选择,更需要付出与行动。从最初担任吉林大学七十周年校庆志愿者时的兴奋懵懂、迫不及待地探索,到后来深入了解白求恩先生的生平经历,她深感自己作为党员和医生的责任,深知自己将长久地走在奉献路上,刘霖霖怀着无比的热忱与坚定,从未畏惧艰险,心怀报国之志,永葆白衣情怀。
“医”气风发 全面发展
刘霖霖可以埋头苦学、深入钻研,亦能舞出精彩、阅览河山。凭借着社会艺术水平“民族舞十三级”的功底,她曾在新生红歌会、运动会上表演,与此同时运动也是她持之以恒坚持的习惯。身为医学生,课程多、考试多,让生活节奏焦虑又紧迫,而运动刺激人体产生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使人心情舒畅、神采奕奕。这也是她舒缓心情,缓解压力的“小秘诀”。 刘霖霖在澳大利亚8000米跳伞 2017年暑假她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完成50余节课程,她瞻仰过欧洲十三世纪文艺复兴的历史瑰宝,享受过澳大利亚8000米跳伞的极速心跳,体味多元的文化,感受多语言的交流。她相信只有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才能以宽阔的胸怀来拥抱世界! 刘霖霖(左)在澳大利亚8000米跳伞 2019年她先后参加了中山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的夏令营之后,最终刘霖霖选择前往同济大学继续深造。她坚信“青春在奋斗中闪光”、她追求“生命在奉献里伟大”,她渴望成为有理想、有情怀、有责任、有担当的新时代吉大青年,在如火青春中奋勇前行,在有限生命里铸不朽华章! 刘霖霖参加UBC暑期项目 正如刘霖霖坚信的:“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她怀揣兼济天下、淡泊明志的情怀奔走在奋斗道路上,身体力行向我们证明“人比山高,脚比路长”,她带着骨子里的从容与倔强,向期许中的未来迈进。
版权所有 ©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吉ICP备06002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