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祎筱 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山东济南人。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生物技术(植物)专业2016级本科,吉林大学2019年度十佳大学生。现已保送至清华大学继续深造。
单纯而不简单,自主而不自负。知足且向上,温柔又坚定,这便是董祎筱的关键词画像。流年如沙,漫过青葱岁月。在吉大成长的四年,她所清楚预见的、热切渴望的、真诚追求的、全心争取的,全部得偿所愿的收获了。她如竹子般生长,亦拥有着竹的品格,“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
热爱方勤勉 竭力功自成
一个普通的高中夏日午后,风吹树梢沙沙作响,斑驳树叶间漏下点点的碎汞落在她专注的脸庞,但她却没有被影响,嘴角上扬,勾起一抹欣喜的弧度。她,在看什么?时光的镜头拉近,桌上赫然摆着马炜良先生的《植物学》。她高中时便学习全国中学生生物竞赛,这为她打开了生物学神奇的大门,尤其是培养了她对植物的浓郁兴趣,所以在高考结束后,迫不及待想要深入挖掘植物神奇奥妙的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生物技术(植物)专业,与千万植物结下了不解之缘。
董祎筱(前排左二)参加生物技能大赛
喜欢就不觉得辛苦,所有人、所有事都是这样。在课堂上她从不放弃一丝一毫求索的机会,忘我地沉浸在知识的海洋,她宁愿压缩休息的时间,也绝不会懈怠,始终保持高度的专注,坚持跟上教学的步伐。夏日的午后,最引人犯困,为了让自己保持清醒和专注,她便自觉走到教室后方站着听课,不知不觉竟发现,那些排在下午的大部分专业课都是如此听完的。分子生物学的老师曾调侃她“董祎筱站着听完了这门课”。
一个成熟的人,一定懂得认清自己的现状,将励志宣言带来的情绪,转化成此刻的行动,踏踏实实完成每天的努力份额,最终才会取得相应的成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三年专业排名、综合排名均分均位列专业第一名、年级第一名。三年总均分91.41,绩点3.82,共53门课程90分以上,17门课程95分以上。获得国家奖学金2次、国奖励学标兵称号、一等奖学金、克胜集团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
董祎筱在2018年新生见面会上分享经验
陆游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面上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像生物技术这样的专业,实验更是至关重要的,只有走进实验室,才能深入了解植物的世界,真正体会植物的魅力。
她担任大创项目《紫色丝膜菌蒽醌色素及其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负责人带领小组成员完成多项繁复的实验,真正做到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对于课本上抽象的知识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再有趣的实验重复百次也会变得枯燥无味,可她却坚信科研道路漫漫,虽有乌云遇皎月,但只要坚持下去,终会守得云开见月明。不畏浮云遮望眼,她总是大胆去走自己的科研之路。在她和队友的坚持下,项目最终取得国家级立项。
“如果你先飞,没有人知道你是笨鸟。”
在备战生物技能竞赛时,赛期临近,她的操作依旧频繁失误,于是她总是在同学都离开实验室后,抓紧时间练习,不断精进。那两天的夜里,她伴着寂静的月光,踩着十一点半的熄灯时间回到宿舍。付出比别人千百倍努力的她,最终以校推荐队伍最高分的成绩被推荐到吉林省参赛并获得了省级一等奖的好成绩。
备赛生物技能大赛在实验室拍摄的夜空
董祎筱仿佛是一株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翠竹。三年韶华,她的拼搏、她的努力早已成为刻在她骨子里的本能。这种本能关于热爱,关于执着,关于梦想,它如竹子般顽强坚韧。这种坚韧,是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更是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改革敢攻坚 尽职勇担责
如果不是抽屉里那四个用坏了的可充电式台灯,我们不会知道董祎筱是如何高效地平衡学习与工作间的关系的。深夜,总有一个寝室亮着微弱的灯光,灯光下有个奋笔疾书的身影,那便是董祎筱的寝室。除了面对繁重课业和科研工作的压力,她还积极投身学生工作,这是对身心的双重压力。李安导演曾说:“怎么看一个人?看他在有冲突时的反应,那时候他的那个‘真’就露出来了,平常日子是不作数的。”当冲突出现,虽说根据轻重缓急总要有取舍,但是她却竭尽所能将每一个部分都做到尽善尽美。
董祎筱(前排左一)参与2018级迎新
无论是风雪载途,还是狂风乍起,她都无畏艰难,迎难而上,沉着面对每一个挑战。在合理分配时间,高效高质完成大量工作的同时,她总是抓住课堂与午休的间隙,分秒必争地巩固课堂知识;她常常在熄灯后加班加点,时不我待地完成实验工作和课程作业。
董祎筱参加学生会活动
在六校区学生会学生服务部门合并管理后,职权范围扩大,事务繁多。作为吉林大学和平校区学生会权益保障部部长,她宏观统筹,小处着手,改变以前服务追责、问题解决的扁平化管理。在担任院学生会主席期间,面对“工作效率底下”“部门职责不明”“活动局限于学院”等多个遗留问题的她,勇于担当,带领主席团完成多项改革。虽多有困难,但是若不尝试着做些能力之外的事,就永远不会成长。
董祎筱参加学生会活动
总说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事,但事实上必须由我们自己做出那些改变。空有方案但却不能落到实处,那便只是雾中花水中月。唯有能够长久运作下去,源源不断地为师生带来便利,这样的工作见效果的,这一点她做到了。在学生服务方面,她在微信和QQ两大社交媒体平台上设立问题群、服务群、公寓群共12个,举办周三谏活动近20场,线上线下双线并行,解决同学大小问题174件。学院学生会,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组织沟通师生、服务师生的工作效率,她也获得了2018年吉林大学优秀学生会主席全校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无疑是对她工作最大的肯定。
董祎筱参加学生会答辩
面对多重的工作压力,无论是追不上的时间,还是做不完的报告;无论是工作人员的不配合,还是同学的不理解,她满怀决心和激情去一一解决,勇敢承担起应尽的职责。竹的一生便是“出世予人惠,捐躯亦自豪。”而她也如同竹子一般无私奉献、高风亮节,不哗众取宠,更不盛气凌人,而是勤勤恳恳为大家服务。她受的苦、担的责,到最后都变成了光,照亮了她的路,也扩展了她人生的宽度。
董祎筱(左四)参加2019年纳新表演赛
初心自难忘 躬亲乃知深
尼采曾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在课余时间,董祎筱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进一步丰富自己,增加自己生命的厚度。这样虽然辛苦,但她依旧勇于选择滚烫的人生。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她始终将个人的志向与国家复兴紧密结合,在不断的社会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她参与学院组织的专业实践,走访50余户农户进行问卷与访谈。烈日炎炎下,奔走在田间地头,为农户提供专业知识辅导。偶尔停下奔走,昂首望向天空,留下的是慢慢的收获与幸福。她与队友于当年11月份完成《阡陌逐梦》书稿中吉林大学部分的介绍,该项目成果被共青团中央报道,并获得了全国农科学子优秀实践奖。
董祎筱(左三)参加青年大学习省半决赛
通过实践获得的是最‘接地气’的成长,也是最实在的收获。
董祎筱在台湾交流
《天堂电影院》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所以每个假期,她的身影不仅活跃在专业实践的土地上,也活跃在国际交流的平台中。通过与其他国家青年人才的交流,她更加知晓了自己的不足,在 “牛津大学赫特福德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暑期研学项目” “台湾大学culture and research项目”中不断完善自己。
董祎筱在台湾交流
在2019年寒假期间,她在台湾大学植物所所长谢旭亮教授实验室从事短期研究,但是人生从来都是跌宕起伏,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在台湾的第五天,她意外受伤,膝盖上缝了五针,需要借助拐杖行走。坚韧最终战胜了心中的不甘——最痛苦的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深知交流机会来之不易的她,没有请一天病假,仍然每天前往实验室,拄着拐杖做了23天的实验。
董祎筱(前排左)在罗格斯大学暑期交流
为了不耽误本就紧张的实验进度,她顶着伤病的痛苦和行动不便的压力,在实验室外自己上药,吃着学长学姐帮忙带来的便当。即便如此,她也每天在实验室超过12个小时,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实验。或许好运总是要捉弄一番,然后才向着坚忍不拔者微笑的。最终她不仅顺利完成了相关实验,以A+的成绩获得专业学分,而且作为来自世界十余个国家交换生的学生代表进行发言。站在发言台上,她的内心有骄傲但更多的是平静,因为她知道这是她努力的结果,是她应得的荣誉。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但是那往往是努力的人沉淀下来的。
董祎筱在罗格斯大学暑期交流
在《格格不入》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去做就行,光想光说都没用,做你能做的,改变你可以改变的,哪怕只是一点点,动了就没在原地了,就没什么可泄气的。”暑尽寒来,竹子永远绿荫葱葱,笑迎风霜雪雨。她也是如此,永远保持蓬勃向上的活力,积极进取,不畏困难。当一个人踮起脚尖靠近太阳的时候,全世界都挡不住她的阳光。在吉大求学的四年,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科研经历扩展了她的专业视角;扎实的学生工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增加了她的人生厚度,一路走来她摘下数颗硕果。
董祎筱(左)参加华政辩论邀请赛
但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 永远保持探索和前进的她,在辅修法学院双学位的过程中,发现我国在植物新品种、生物制药及提取技术的知识产权方面的保护不足,也认识到要想将我国从“知产大国”变为“知产强国”不仅需要科研创新人才,更需要保护这些研究成果的人才,于是她最终选择于清华大学法学院攻读国际知识产权研究生学位。
董祎筱(左)参加华语辩论年度论坛
竹子用了四年时间仅仅长了3厘米,然后用六周的时间疯狂长到15米,但是在前四年它的根却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米。莫嫌雪压低头,红日归时,即冲霄汉;莫道土埋节短,青尖露后,立刺苍穹。人生也是如此,成长需要储备,而在吉大这四年,无论是习惯、知识,还是努力程度,董祎筱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她将继续如竹般笔直生长,厚积薄发,不畏艰难险阻,坚韧拼搏,立足专业专长,进行专项法律研究,为中国制造2050贡献自己的力量!
版权所有 ©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吉ICP备060029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