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开家乡远赴吉林上大学之前,我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远离开过家人和朋友。乡愁,对于以前的我来说,只是书面上文人骚客的纸短情长,只是电视里临近过年时不能返乡的人的泪成行。我不曾体会过思乡之愁,也未曾想过乡愁有一天会找上我。
刚刚来到吉林,来到陌生的城市、陌生的环境,我有点迷茫、不知所措。作为南方人,我从未来过东北这片土地。我对于吉林的认知,也只停留在得知录取信息后在网上查阅的只言片语。如果不是有父母的陪伴,我想我连吉林大学都找不到。也许乡愁就是在那时候被深埋在我的心里,等待着发芽。报到、住宿舍、结交新的朋友,我忙于适应着大学的生活,无暇去思念家乡。
第一次确切地感受到乡愁,是在军训的时候。那时候父母早已离开吉林,我和几名同学乘着军训休息的间隙聊天。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就聊到了自己的家乡。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几个同学都来自山东,他们之间关于山东的话题似乎怎么也说不完,我没有一点插话的余地。当时的我多么渴望能有一个和我同乡的朋友,我们能一起畅谈家乡的点点滴滴,能互相理解只有同乡才能听得懂的语言。像是扣动了扳机,乡愁便一触即发。我像是突然醒悟到原来我已经远离自己的家乡,将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吃到家乡的菜,不能听到熟悉的方言,不能见到自己的亲人和朋友,脑中不禁浮现出曾经在南方小镇生活的情景。但这种感觉没持续多久,我很快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军训当中。待我军训完毕,想要再次拾起原先的记忆,才发现乡愁早已消失,无影无踪。
忙碌使我不再想家,在大学,日子过得似乎很快,一眨眼的功夫一个星期就过去了。时间飞速地推移,转眼间就到了国庆。长达一个星期的假期给了我一次回家的机会,但是一个在北京的同学却邀请我去北京玩。是回家还是出去玩,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于是我在与父母的视频聊天中袒露了心声,我体会到了手机那端父母急盼子归的心情,听到的却是放手让我好好玩的嘱咐。打消了顾虑,我便只身去往北京开始我的国庆假期。那时的我以为自己选择不回家就已经摆脱了对家乡的依恋,乡愁似乎与我渐行渐远。但真的等我来到北京和朋友见面,在游玩的间隙刷到满屏的有关回家的朋友圈时,我才发现乡愁,无法割舍,它已经融入我的血脉,深入我的灵魂,我不会也无法做到忘记故乡。空空地望着他人回家的照片,我第一时间想到给父母打电话,不为别的,就是想和他们说说话,那次我们聊了好久,似乎比平常在家里说的话还要多。
现在的我不时还会想起家乡,想起那段疯狂却又无比快乐的高三时光,想起那些曾陪伴自己左右的人。也许是一张照片、一个电话,甚至是一句话,就能突然勾起我对家乡的思念。以前总是希望能够快点离开那个熟悉而无聊的地方,现在却又会想起它的好。10月份的长春已经开始下雪了,不知道那边的天气怎么样。这里已经开始供应暖气了,家里不知道会怎样。这里的生活一切都好,不知道家里人是否安康。
突然理解了苏轼的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我们虽然远隔千里,却能共享月色,愿月光寄托我的乡愁,将它带到所念之人的手上。让我畅饮乡愁这杯酒,品味生活的味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陈小龙
版权所有 © 吉林大学招生办公室 吉ICP备06002985号